人工智能朗读:
迟日江山丽,春风花草香。
泥融飞燕子,沙暖睡鸳鸯。
3月20日——春分,一个气候温和、莺飞草长的阳春三月节气。
《春秋繁露》云:“春分者,阴阳相半也,故昼夜均而寒暑平。”即春分是一个阴阳平衡、昼夜均等、寒温各半的时期,故春分养生的要点就是顺应“春分”以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。
进食有方,以平为期
1.减酸增甘,养脾和肝
中医有“酸入肝,甘入脾”之说,酸味能滋养肝脏,但春天之际,正是肝气最旺盛之时,若此时再吃酸,犹如“火上添油”。
肝木盛则克脾土,从而引起脾胃消化能力相应减弱。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,脾胃功能减弱,气血生化无力,人就容易得病。
故春天宜减酸,以缓和肝的“杀伐”之气。
适当吃点甘味食物以养脾胃之气。
性温味甘的食物首选谷类,如糯米、黑米、高粱、黍米、燕麦;蔬果类,如刀豆、南瓜、扁豆、红枣、核桃、栗子;肉鱼类,如牛肉、猪肚、鲫鱼、鲈鱼、草鱼、黄鳝等。
同时,春分节气后,雨水较多,易生湿。恰逢新冠疫情期间,珠三角沿海城市,湿气较重,“脾喜燥恶湿”,饮食及用药应以“健脾祛湿、扶正解表”立法。
应多喝温开水,饮食选材可适当多吃淮山、枸杞、鲫鱼、扁豆等。养生防病药材可选用黄芪、陈皮、藿香、佩兰等。
2.均衡搭配,寒热互补
饮食忌大热大寒,保持寒热均衡,力求中和。根据自己体质情况,选择能够协调身体阴阳平衡的膳食。如鱼、虾、蟹等寒性食物,可佐以葱、姜、酒类温性调料,防止进食寒凉之物后损伤脾胃;韭菜、大蒜等助阳之物,可配蛋、肉类滋阴食物,以克制食材升发之性,以达到阴阳互补。
寒温适宜,内外调和
春分时节,天气忽冷忽热,若过早地换上夏装,身体易受风形成疾病。因此,注意添减衣被,“勿极寒、勿太热”。减衣不宜过早过多,衣服当宽松柔软以顺应春天生发舒展的特性。
起居方面,宜晚点睡、早点起,逐渐开始晨练。此时节,大自然阴阳各半,运动也宜内外调和,适宜多到郊外、公园等地、踏青游玩,既可锻炼身体,又使心情愉悦,一举两得。不过结合现时势,疫情期间,建议尽量少外出,如外出需选择人少地方,避免扎堆,防止交叉感染。
情志平和,内在平衡
“怒伤肝,喜伤心,思伤脾”,情绪大起大落会在身体当中产生负面能量,造成体内阴阳失衡而发生疾病。故切忌思虑过多、大喜大悲。
舒缓情绪,可以在早晨,采取深呼吸的方法,深呼吸能使人体的胸腹部等相关的肌肉和器官得到大幅度的运动,吸入更多的氧气,吐出二氧化碳。对缓解疲劳和不良情绪非常有益。
养生推荐
山药薏米粥
材料:山药、薏米、茯苓、大枣、小米各适量
做法:混合煮粥,粥熟后加白糖少许
功用:健脾养胃祛湿
黄芪红术饮
材料:黄芪10g,炒白术10g,红枣5枚
做法:将药材浸泡20分钟,养生壶煮泡饮用。
功用:黄芪健脾补中、升阳、益卫固表;白术健脾益气,燥湿利水。适宜反复感冒人群服用。又深圳为沿海城市,湿气较重,且新冠疫毒为“湿毒之邪”,饮用此茶可健脾祛湿,增强人体抵抗力。
山药芡实扁豆老鸭汤
材料:淮药20g,绿豆50g,芡实50g,扁豆50g,老白鸭1只
做法:豆类洗干净后浸泡2小时。将宰杀洗干净的老鸭砍大块,沸水焯好。所有食材一起于砂锅内,加入适量清水、白酒少许,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熬1小时余。调味,即可食用。
功用:补益气阴,健脾利湿解毒。对有湿重春困、脾胃虚弱、精神不振者尤宜。
罗湖中医院(上海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)
治未病科
罗湖中医院(上海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)治未病科,创建于2010年,为岭南治未病联盟、岭南膏方联盟单位、睡眠障碍中心,以深圳市名中医黄伟明教授为学科带头人,以魏东副教授为科主任(擅长治疗疲劳综合征,失眠,代谢异常,便秘,乙肝病毒携带状态,颈肩腰腿痛,尿道炎,过敏性鼻炎,更年综合征等内科、儿科、妇科疾病及疑难杂症等)。科室共有医生11人,其中主任中医师1人,副主任中医师3人,主治中医师1人。目前科室开设失眠门诊、肥胖门诊、健康调养门诊。
面向人群及诊治疾病范围:
1.中医体质偏颇人群:气虚质、阳虚质、阴虚质、痰湿质、湿热质、气郁质、血瘀质或特禀质等偏颇体质的调理。
2.亚健康人群:失眠、疲劳、虚弱、多汗、痤疮、情绪改变、易感冒、胃肠功能失调、记忆力减退、性生活质量下降。
3.病前状态人群:高尿酸血症、糖调节异常、血脂异常、临界高血压、代谢综合征、肥胖、颈肩腰腿痛、痛经、乳腺增生、月经不调、宫寒不孕、更年期、经前综合征等。
4.慢病人群:高血压、糖尿病等已达到相关疾病的诊断标准,处于疾病稳定期,愿意接受中医健康调养。
5.其他特殊人群:女性孕前调理、男性育前保健、老年人延年益寿等。
永盛养生网